close

WEFV2626EFCEYYYB15VEF

 

內容簡介

「吾奉上帝之命來華,此即吾父母之邦也,得老死于是足矣。」


―丁韙良(W. A. P. Martin, 1827-1916)


  「我生活在中國……除了當傳(宣)教士外,還當過清政府的雇員。」丁韙良曾如此自述。因熟知中國作家與作品,恭親王奕訢對他另眼看待,賜予「冠西」的雅號,其後中國人遂尊稱他「丁冠西」。

  丁韙良自一八五○年來華服務,一八九五年因病自京師同文館總教習職退休返美,其後仍多次返華。一八九八年,清光緒皇帝任命已退休的丁韙良為京師大學堂(今北京大學前身)首任西學總教習,協助推動新式教育,並授予二品頂戴官銜。

  一九○二年,丁韙良再次返美,旋即接獲湖廣總督張之洞電報,聘請他擔任湖北濟美學堂總教習兼仕學院公法教習。此次,其子以「彼地潮濕不宜」反對高齡七十六的父親前往中國,但丁韙良毫無猶豫,以「吾奉上帝之命來華,此即吾父母之邦也,得老死于是足矣。」回應兒子的擔憂,並即刻返華協助。一九一六年,九十歲的丁韙良長眠於中國,並被葬於摯愛的妻子墓旁,總計他在中國生活長達六十年之久。

  丁韙良(W. A. P. Martin, 1827-1916)在華生活近六十年,是十九世紀中葉美國最早來華的新教傳(宣)教士之一,也是中英文著作等身的著名學者,在中國近代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丁韙良於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從事的活動及貢獻,一是較早與較系統地譯介西方國際法至中國,不僅奠定了中國國際法學基礎,更培養了晚清外交人才,促進晚清外交近代化;二是長期任京師同文館總教習,實施新式教育,推動晚清教育近代化;三是向中國介紹西方先進的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新知、基督教文化,並將中國歷史、宗教、文學、古代發明等介紹給西方,他個人也開始了對中國文化的研究與探討,成為美國最早的漢學家之一。

  晚清時期,中國因列強介入而淪為半殖民地化之際,丁韙良呼籲清政府學習西方,推行改革。同時,他也呼籲西方社會應研究中國歷史,指出中國人並非一盤散沙,更預見中國的崛起;然而,他也曾提出過傷害中國人民感情的主張。他是一位複雜且蓋棺不能論定的歷史人物,但他對中國的愛與對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推動卻不可抹滅。

  本書敍事嚴謹,觀點明確,多有創見,更引用大量珍貴的中外文資料及原始檔案,對丁韙良的文化交流活動進行全面分析,並訂正若干史實,為研究丁韙良、中國近現代史、思想文化史、宗教史、教育史等之重要著作。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傅德元


  一九五六年七月生於河北省寶坻縣(現為香河縣)農民家庭。一九七七年考入河北大學,一九八二年三月畢業,取得歷史學學士學位,留校從事中國近代史教學研究。一九九三年赴美,二○○一年自己申請美國傑出人才綠卡並很快獲批准,使全家取得美國永久居留權。二○○四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史專業博士研究生,師從鄭師渠教授,研究方向為中國近代文化史,二○○八年六月通過論文答辯,取得歷史學博士學位。

  除本書外,著有《清代直隸總督與總督署》(合著)、《創業美國》,點校《星軺指掌》,編註有《天道溯原:丁韙良基督教作品選粹》。另於中國大陸《歷史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戰線》、《江漢論壇》、《社會科學研究》、《安徽史學》、《河北學刊》等刊物及論文集發表論文三十餘篇(其中 五篇論述丁韙良)。目前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清史及晚清政治史、美國來華傳(宣)教士與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美國華人華僑歷史與文化。任美國Willamette University中文客座助理教授(Visiting Assistant Professor of Chinese, 2012-2013)。
 

目錄



Abstract William A. P. Martin and Chinese-Western Cultural Exchanges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緒 論 本書的選題意義、學術創新及研究概況
  第一節 本書的理論方法、學術創新與框架結構
    一、選題意義與學術創新
    二、本書的基礎理論
    三、本書的研究寫作方法及框架結構
  第二節 丁韙良研究概述(1917-2013)
    一、1950年以前的個人生平介紹與相關研究
    二、1950-1985年中國大陸學術界研究概況
    三、1987-2013年中國大陸學術界研究成果及主要觀點
    四、臺灣研究概況
    五、美國等國研究概況
    六、深入研究之淺見

第一章 丁韙良生平概述(1827-1916)
  第一節 家庭背景與早期在華傳教活動(1827-1868)
    一、家庭背景與來華傳教(1827-1850)
    二、寧波傳教與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的活動(1850-1860)
    三、北京傳教與《萬國公法》的刊印(1862-1868)
  第二節 從京師同文館到京師大學堂的教育活動(1869-1905)
    一、京師同文館總教習的開拓與創新(1869-1895)
    二、戊戌變法與義和團運動時期的參與及態度(1897-1900)
    三、丁韙良與京師大學堂及湖北仕學院
  第三節 晚年傳教(1906-1916)、中國情結及檔案概述
    一、晚年著述與傳教活動(1906-1916)
    二、丁韙良的中國情結芻議
    三、美國保存丁韙良檔案史料概述

第二章 丁韙良的中國文化觀
  第一節 丁韙良的中國歷史觀
    一、中國歷史分期、民族衝突融合與未來崛起
    二、中國的古代發明及「西國取法中華」的「西學中源說」
    三、中國古代公法與外交研究的開拓者
    四、中國近代史:從被迫開放到主動改革
    五、中國歷史的發展變化與具有遠見卓識的預測
  第二節 丁韙良的中國宗教觀及傳教思想
    一、對中國「三教」與基督教關係的分析研究
    二、對中國「祖先崇拜」的研究
    三、「孔子加基督」的傳教主張
    四、傳教著作《天道溯原》與《天道覈較》
  第三節 丁韙良對中國文學及語言文字的研究
    一、丁韙良對中國詩歌、散文作品的研究
    二、丁韙良對中國書信、寓言及說(宣)教作品的研究
    三、丁韙良編譯寫作的中國詩歌及文字作品

第三章 丁韙良與西方國際法在中國的奠基:《萬國公法》之版本考證及歷史價值研究
  第一節 丁韙良翻譯《萬國公法》的背景及動機
    一、翻譯《萬國公法》的背景及動機
    二、《國際法原理》的作者及版本討論
  第二節 《萬國公法》的翻譯藍本及相關問題新證
    一、學術界對《萬國公法》翻譯藍本的幾種觀點
    二、《萬國公法》翻譯藍本並非1836年版和1863年版
    三、《萬國公法》翻譯藍本為1855年版確證
    四、學術界對《萬國公法》的錯誤評論
  第三節 《萬國公法》的主要內容及刊印意義
   一、《萬國公法》的主要內容
   二、《萬國公法》刊印的影響

第四章 丁韙良與國際法在中國的傳播
  第一節 《星軺指掌》與晚清外交的近代化
    一、《星軺指掌》的翻譯藍本、原書作者及中文版刊印年代考證
    二、《星軺指掌》的主要譯校人員
    三、《星軺指掌》的主要內容
    四、《星軺指掌》刊印的歷史意義
    五、《星軺指掌》的消極內容
  第二節 「得窺泰西往來交涉之道」的譯著─《公法便覽》
    一、吳爾璽與《國際法研究導論》的版本
    二、《公法便覽》的翻譯藍本考證
    三、《公法便覽》的翻譯人員及初刻本年代
    四、《公法便覽》的基本內容
    五、《公法便覽》的歷史地位
  第三節 「持論既公而不偏,敘事亦確而有據」的《公法會通》
    一、《公法會通》的翻譯藍本及作者考證
    二、《公法會通》的翻譯者、特色、目的及版本
    三、《公法會通》的主要內容
    四、《公法會通》的歷史地位
    五、《公法會通》的消極內容
  第四節 同文館翻譯的其他國際法著作
    一、《陸地戰例新選》介紹的國際戰爭法規
    二、《法國律例》及《新加坡律例》、《公法千章》考證
  第五節 丁韙良晚年的國際法作品
    一、《公法新編》的編譯過程、藍本及原作者概述
    二、《公法新編》的主要內容及歷史地位
    三、《邦交提要》表述的國際法思想及民主思想

第五章 丁韙良與晚清教育的近代化
  第一節 丁韙良與京師同文館
    一、出任京師同文館總教習
    二、丁韙良對同文館課程設置、學制方面的改革
    三、丁韙良對中外教習的管理及教材、教學方法的改革
    四、丁韙良在招生及學生管理方面的改革
    五、丁韙良與同文館的教學基礎設施建設
    六、丁韙良任京師同文館總教習的歷史評價
  第二節 丁韙良的中西教育觀及改革科舉制的主張
    一、對中國教育輕視培養科學人才的分析
    二、對中國科舉選官制度的評述
    三、《西學考略》對歐美、日本教育制度及現狀的介紹
    四、「借鏡于人」:學習西方教育制度、改革科舉制的思想

第六章 丁韙良向中國介紹的西方先進科技知識及社會科學知識
  第一節 京師同文館時期編著的自然科學及英語書籍
    一、《格物入門》及其增補版
    二、《格物測算》及其他格致書籍
    三、天文、曆法與英語知識的介紹
  第二節 丁韙良在報刊書籍中介紹的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知識
    一、丁韙良與《中西聞見錄》的創刊
    二、丁韙良在《中西聞見錄》中介紹的自然科學知識
    三、丁韙良在《中西聞見錄》中對近代天文地理知識的介紹
    四、丁韙良在《中西聞見錄》中對晚清洋務新政及社會的介紹
    五、丁韙良在《中西聞見錄》中對各國社會、政治的介紹
    六、「進化論」在中國的早期傳播者
  第三節 晚清西方經濟學傳入中國第一人
    一、《富國策》的原作者及翻譯藍本
    二、丁韙良翻譯《富國策》的意圖
    三、《富國策》中關于生產與商品生產的理論
    四、《富國策》中關于用財即消費理論
    五、《富國策》中關于交易即產品的交換與分配理論
    六、《富國策》的歷史價值
  第四節 近代來華西人第一部心理學著作:《性學舉隅》
    一、近代中國心理學開創之作─《性學舉隅》的寫作與刊印
    二、「以究察人性為要」─《性學舉隅》的主要內容及學術價值

結 論 丁韙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及晚清近代化的促進者

附 錄
  一、丁韙良主要論著目錄
  二、本書主要參考資料
  三、丁韙良研究成果彙編
  四、丁韙良年譜簡編

後 記
 

 

作者序

  一、


  中國與西方的交往,用1872年來華西人在北京創辦的《中西聞見錄》雜誌〈序言〉的說法,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元2世紀的東漢時期,「自後漢桓帝延嘉(按:應為延熹。漢桓帝延熹年間,為西元158至167年)間,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獻象牙、犀角、.瑁等物,此歐羅巴洲人來中國之初次也,至今千有七百餘歲。」其後各代不斷交往,在交往中,西方文化對中華帝國有一定影響,如唐代大秦景教傳入中國,學術界趨向于認為,此即西方基督教最早傳入中國。中國文化對西方則具有重大影響,如中國的早期科技發明,包括火藥、定南針(即指南針)、造紙、印刷術先後傳入歐洲。

  中西文化的實質性交流,應劃分為兩個歷史階段。第一階段始于16世紀末到18世紀初的明末清初,「當時由于地理大發現,西方商人和傳教士梯航東來,尤其是以利瑪竇(Matteo Ricci, 1552-1610)、湯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 1591-1666)、南懷仁(Ferdinand Verbiest, 1623-1688)為代表的耶穌會傳教士成了文化交流的載體。」利瑪竇宣揚基督教教義與中國傳統文化有相通之處,允許中國信徒尊孔祭祖,並向中國傳播西方科學知識,包括天文學、數學、地理學等,「中國始得四大部洲地圖,于各國之山川、人情、物產、風俗,或異或同,亦以略曉矣。」 對于這一階段的文化交流,雖然顧長聲教授認為傳教士的東來,「是為早期殖民主義服務的」,「一開始就與西方殖民勢力血肉相連」,但學術界基本傾向于認同,「西方傳教士在宗教、哲學、語言、天文、輿地、數理、醫學、工程及軍事諸方面留存的種種著述,雖然如流星過夜天,其影響總體上是微弱的,但無疑給當時的中國社會帶來了清新的氣息,產生過明亮的火花。」清朝康熙皇帝雖然禁止天主教在中國傳播,但在此前的傳教過程中,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已使天主教在部分信徒中扎下了根,使其繼續傳播發展,並對近代及以後的歷史產生了影響。如直隸安肅縣(今河北省徐水縣)安家莊在利瑪竇傳教後發展成天主教村莊,一直延續到現在,已有300餘年歷史。

  第二階段從19世紀初新教開始在中國傳播,到1950年代初西方傳教士從中國大陸撤離。此階段的中西文化交流與上一階段相比,涉及人員更多,範圍更廣泛,影響更加深遠。1807年9月,英國倫敦傳教會派遣的新教傳教士馬禮遜(Robert Morrison, 1782-1834)到達中國,揭開了這個階段的序幕。其後,英、美等國傳教士相繼來到中國東南沿海地區,進行傳教等活動。馬禮遜主要採取編著《華英字典》、翻譯《聖經》、創辦報刊、開設醫院、設立學校等方式來使他的傳教活動能夠更順利推動。鴉片戰爭後,各國傳教士及其他人員大量進入中國,傳教士由于其文化水準、所從事的職業等因素而成為19世紀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力量。另一方面,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日益增加的海外留學生,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愈來愈具有重要地位。

  在這漫長的近一個半世紀的中西文化交流過程中,西方英、美等國家的來華傳教士,有的採取他們的前輩利瑪竇的方式,主要在中國社會上層進行傳教活動;有的採取他們的先驅者馬禮遜的方式,主要採取創辦報刊、開辦醫院和學校等方式推動傳教活動;也有的採取傳統傳教方式,在教堂和民間傳播其宗教。在數以萬計的來華傳教士中,出現了在傳教及中西文化交流中取得一定成就,在歷史發展中留下記載的代表人物。當然,由于出身背景、中國與西方在鴉片戰爭後的處境等社會條件的不同,使這些人員在歷史變革及自身生命史活動中,表現出了不同的思想意識及行為軌跡,各有其複雜性。在他們之中,本書的主人公丁韙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 1827-1916)即相當具有代表性。

  二、

  丁韙良是19世紀中葉美國較早來華的新教長老會傳教士之一,是在華生活工作了近六十年、從事大量中西文化交流活動的著名學者,也是清政府最早雇用的外國人之一。他在中國經歷了晚清及民國初年兩個歷史時代,親身參與了中國及中美交往中的一些歷史事件,結交了當時中國政壇上眾多的高官顯宦,寫作、翻譯、出版了大量中英文著作、文章,是同時代來華外國人士中的重要人物,在中國近代史、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筆者認為,丁韙良從1850年前往寧波傳教,到1916年病逝于北京,在華的近六十年間所從事的活動,很大程度上屬于中西文化交流的範疇,而不屬于「文化侵略」。這裏所稱的中西文化交流,既包括將西方的強勢、先進文化介紹到中國,也包括將中國的傳統文化介紹到西方。在由獨立專制的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近代歷史時期,中國近代化的任務,就是要學習西方先進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擺脫落後被欺侮侵略的局面,趕上西方國家,使中國成為獨立富強、民主自由的近代文明國家。在這個過程中,作為一位外國人,丁韙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所從事的主要活動,一是將西方近代國際法重要著作較早、較系統地譯介到中國,奠定了中國近代國際法及國際法學的基礎,並在京師同文館培養了晚清最早的外交人才,促進了晚清外交近代化;二是長期出任京師同文館總教習、北京崇實館校長,向中國介紹了西方的教育體系和制度,並盡力在京師同文館、京師大學堂加以推行,促進了晚清教育的近代化,培養了一批掌握近代知識的人才,為後來中國教育制度的改革發展創造了條件;三是向當時的中國介紹了西方先進的自然科學知識,經濟學、心理學、進化論等人文社會科學新知識,以及西方近代政治制度、民主制度。他的上述活動,對當時中國知識界瞭解世界、接受西學,掌握新知,具有重要的啟迪和推動作用。同時,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丁韙良還從事了另外兩方面活動。一是通過其傳教著作,向中國介紹了西方基督教文化,並從事了較長時間的傳教工作;二是將中國文化介紹給西方世界,包括歷史政情、哲學宗教、文學詩歌、古代法律、科舉制度、中國人的民族特性,以及中國古代的發明和技術,開始了對中國文化的早期研究與探討,成為美國最早的漢學家之一。

  從丁韙良的身分屬性及主要活動的角度來分析,他在華工作了近六十年、其中三十餘年從事教育工作,因此不應當將他純粹看成一位外國來華傳教士,這是對神聖的教師職業的褻瀆!應當稱丁韙良為近代西方來華著名傳教士、教育家及學者,或稱為著名傳教士兼教育家及學者;稱他為著名傳教士,是因為他寫作刊印了《天道溯原》等流傳甚廣、影響較大的傳教著作,從事了較長時間的傳教活動,並是美國長老會北京傳教團的創辦人和開拓者;稱他為著名教育家,是因為他曾長期任京師同文館英文教習,後又任總教習兼公法、格物、富國策教習,北京崇實館校長,京師大學堂西學總教習,湖北濟美學堂總教習兼仕學院公法教習,對中國近代教育的發展較有貢獻;稱他為著名學者,是因為他精通幾種語言,學貫中西,一生著述甚豐,留下了五十餘部中英文著作及譯著,百餘篇中英文各類文章,對中國歷史、文化、教育、宗教、語言、文字、詩歌、習俗等均有研究,對國際法、經濟學、心理學、自然科學等也有一定研究。對丁韙良的身分屬性這樣定位,也是忠于歷史事實。筆者在本書第一章第二節將要敘述, 1869年12月1日,丁韙良辭去服務了二十年的美國長老會傳教士職務,專職在京師同文館工作,直到1906年才恢復與長老會的關係,重新成為傳教士。在此期間,他雖然寫過一些傳教文章和書籍,但並非以傳教為職業,而是一位教師、總教習和西學總教習等,主要從事教學、同文館管理及中西文化交流,故此階段應將他看成是一位教師或學者。他在英文回憶錄A Cycle of Cathay or China, South and North with Personal Reminiscences(《花甲憶記》)的序言中也曾講:「我生活在中國……除了當傳教士外,還當過清政府的雇員。」因此,承認他是近代西方來華著名傳教士、教育家及學者,是正確評價他的開始,而將他始終視為傳教士,本身即是一種歧視性評價。

  當然,由于觀察分析問題的角度不同、文化差異及其他因素,包括政治因素,中國大陸學術界對丁韙良的評價,與美國及臺灣存在較大分歧。中國大陸學術界在20世紀50至80年代基本上認為,丁韙良在華的活動是進行文化侵略及向中國人灌輸奴化思想,在義和團時期是個「動手搶劫的強盜」。近年仍有學者認為他以基督教征服中國為職志,忠誠于傳教事業,反對中國接受西方民主政治,在同文館「充當了殖民主義的代言人和辯護人」,是贊成使用暴力和強制手段消除中國人對西方和基督教的抵抗的傳教士的典型代表,並帶著這樣的殖民心態譯介系列國際法著作。西方及美國學者則認為他是「傑出的傳教士學者和教育家,在中國期間翻譯了許多基督教作品,並指出中國官方學習西方及其具體實踐的道路和方向」,他是 19世紀晚期在中國的著名外國人之一,偉大的新教傳教士,近代中國國家教育之父,並極大地促進了中美兩國的友好關係。他是東西方之間的橋樑,是一位在交叉文化學科間從事艱難交流的進步的先驅者。

  三、

  筆者深知丁韙良是一位在中國長期生活和工作的複雜的歷史人物,學術界對他的評價至今仍有很大分歧,同時對他的研究又較為欠缺和薄弱,有些重要問題的研究尚付之闕如。在此條件下,為了全面性研究評價丁韙良在中國近代化與中西文化交流方面的地位與作用,推進對丁韙良及西方來華傳教士群體的研究,因而選定這一課題作為筆者的博士論文。在論文寫作過程中,筆者又發現,學術界有關丁韙良及其譯著的許多史實存在錯訛,應加以考證辨析,以恢復歷史的本來面目。本書是在2008年5月完成,以筆者的博士論文為基礎所修改定稿。全書具有如下特點:

  第一,筆者是第一位直接使用美國所保存的丁韙良歷史檔案的中國大陸學者。過去,美國學者諾瑪‧博恩斯(Norma J. Burns)和拉爾夫 ‧柯維爾(Ralph R. Covell)在其碩士論文、博士論文及著作中,使用了美國長老會歷史協會、美國長老會海外傳道部保存的丁韙良通信檔案,對較多與丁韙良有關的史實敘述較為可信,中國學者只能轉摘引用。筆者查閱、使用了1850至1907年間丁韙良的部分書信材料以及其他檔案資料,使本書相關問題的敘述較為深入。

  第二,筆者在本書中引用了大量在中國大陸無法查到的英文資料,對丁韙良及其著述、譯著中史實敘述的混亂錯訛進行了詳細的考證辨析,訂正了較多史實。過去,學術界由于查閱資料的局限,在丁韙良相關史實敘述中的錯訛現象幾乎隨處可見,並出現了不應有的政治「誣陷」,如《萬國公法》、《星軺指掌》、《公法便覽》、《公法會通》、《富國策》的原書作者、翻譯藍本等。筆者使用了美國加州大學圖書館及其他著名圖書館的英文及法文、德文資料,以及大陸中國國家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清華大學圖書館等各館的原始古籍藏書進行考證研究,對相關問題的分析考證基本上是真實、確鑿、可信的,對今後的學術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同時,筆者的相關研究成果也得到了學術界肯定。

  第三,本書採用專題研究形式,對丁韙良的中國文化觀、丁韙良與西方國際法在中國的奠基及傳播、丁韙良與晚清教育的近代化、丁韙良向中國介紹的西方先進科技知識及社會科學知識等主要問題進行了專題研究與深入探討。這些問題,過去學術界只有簡單介紹。筆者的詳細深入研究,不僅填補了研究空白,也解決了研究薄弱的問題,推進了相關研究。近年,中國大陸學術界對丁韙良的研究,取得了較多成果,包括王文兵在博士論文基礎上出版的專著《丁韙良與中國》,沈弘教授翻譯的三部丁韙良英文著作《花甲憶記》、《漢學菁華》、《中國覺醒》,以及丁韙良其他著作、譯著的點校整理出版等。

  在丁韙良研究及中西文化交流研究中,本書的出版如能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也就達到了筆者的目的及追求。丁韙良是一位在中國政治、教育、宗教舞臺上活動了近六十年的歷史人物,從時間上來講,超過了李鴻章。本書不是丁韙良的傳記,不可能全面敘述、分析和評價丁韙良在華所從事的所有活動。限于篇幅,有些問題未能進行深入論述和探討,如丁韙良的傳教活動、丁韙良與太平天國農民戰爭、丁韙良參與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中美雙方的談判、丁韙良與尚賢堂、丁韙良在義和團時期的言論活動及其評價、丁韙良與京師大學堂等。筆者並不否認丁韙良具有對華的侵略意識、言論及活動,認為應當將這些史實敘述清楚,並對他傷害中國人民的言行加以批判,但這不是丁韙良在華近六十年思想與活動的主要方面。同時,筆者還認為丁韙良對中國有一定的感情,在向西方社會介紹中國及其歷史文化中傾向正面的描述。丁韙良的傳教士背景及上述因素,構成了他本身的複雜及難以蓋棺定論,這些也可能影響到筆者對他的評價。如果本書在對丁韙良的評價中有不當之處,敬請學術界專家學者批評指正。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0394030
  • 規格:平裝 / 612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
  • 本書分類:> >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米粒媽頻道) 房似錦、蘇明玉、樊勝美,誰最慘? 最近看孫儷演的《安家》,看得人腦仁疼。 出軌、難纏還無理取鬧的戲精張乘乘(男主前妻)整天嘰嘰喳喳;受人恩惠幾十年,看人家賣老洋房就來坐地分羹的無賴親戚;賣包子的老兩口全款給兒子買房,兒子卻連門都沒讓他們進…… 不過這些都比不上孫儷的親媽能作妖。不,作妖還算好的,她整個一吸血鬼 孫儷演的房似錦,簡直堪稱樊勝美+蘇明玉的總和再升級成Plus版。 ... 開始幾集,房似錦給大家的感覺就是個事業上兢兢業業、一絲不茍;生活上簡簡單單,吃飽就好;不屑於花心思在人際關係上,也不在乎別人看法的職業房產中介。 作為一個總部派下來的門店店長,按說她的薪水和提成是不少的,連楊超越都想找她買房呢 ... 上海房子寸土寸金,輕輕鬆鬆一單交易就要幾百萬,就拿海清在劇中跟房似錦簽的連環單來說,她原本的房子賣了320萬,新購置的房子少說也要500萬起,中介公司一般收取2%的中介費,也就是16萬+,房似錦少說也能拿到四五萬的傭金。 但就是這樣一個金牌銷售,卻租住便宜的兇宅 ... 穿著廉價的套裝,鞋子被雨水泡壞了,自己粘一下繼續穿 ... 為了業績撬同事的單,一直被吐槽 ... 可以說,錢被她賺得足足的,卻也抓得死死的。 大家都不能理解她,直到有一天,同事無意中看到房似錦手機上,一個叫「潘貴雨」的人發的催債簡訊,才知道她「欠了100萬的債」。而這個催債的潘貴雨,正是房似錦的親媽。 ... 用房似錦的話說:我欠了她好幾輩子! ...... 比樊勝美要強,卻比樊勝美更慘 電視劇里有毒的原生家庭,咱們也見得不少了。 《歡樂頌》里的樊勝美,大半生都被爸媽兄嫂綁架著,生活、工作、愛情一樣樣被拖垮。 在家人眼中,樊勝美就是一卷衛生紙,她存在的意義就是替哥哥嫂子擦屁股,哥嫂借錢、闖禍 ,最後都讓樊勝美來收拾爛攤子。 ... 親爹說家裡的房子跟她沒關係,免得嫁人的時候便宜了外人 ... 哥哥無賴到把生病的父親和一包藥,扔到樊勝美男朋友家門口 ... 嫂子能無恥到堵門不成,跟樊勝美的鄰居借錢 ... 親媽把所有的責任都推給了她,就像哥哥嫂子犯法是為了樊勝美一樣。 ... 有時是冷嘲熱諷 ... 有時是打親情牌 ... 更多時候,是赤裸裸的威逼、埋怨、推卸責任 ... 就像樊勝美自己說的:窮兇極惡。 ... 這一家人的強盜邏輯就是:我弱我有理,你強你活該,你不強也沒關係,找個有錢老公養活我們就行了。 ... 雖然樊勝美可憐,但跟她相比,米粒媽覺得房似錦其實更慘。 樊勝美家好歹有一套房子可以救急救命,而房似錦家呢?家徒四壁,養活一兩個孩子都費勁,還為了要兒子一口氣生了五個。 房似錦,聽著名字是繁花似錦,其實她叫「房四井」——家裡排行老四,出生後差點被扔到井裡摔死的「四井」。 ... 從小爹不疼、娘不愛,就靠著爺爺的庇護活到大。 房似錦是家裡的出氣筒,上面三個姐姐嫌棄她,下面一個早產兒弟弟是她帶大的。家裡誰不高興了都可以揍她一頓,不需要理由。 ... 房似錦說,她從小挨打挨怕了,只要一進屋,就能嗅出誰不高興,不等他們抄傢伙,她撒腿就跑,一口氣能跑上十幾里地。 ... 也難怪她做房產中介做得那麼好,從小練就的察言觀色的本事,沒想到在事業上派上了用場,米粒媽怎麼看都覺得辛酸。 在這點上,樊勝美不也一樣麼,拋開家裡那些亂七八糟的事兒,她生活中其實是個八面玲瓏的狠角色。 樊勝美有個惹是生非的哥哥,而房似錦則是被迫做了「扶弟魔」。 親媽發信息+打電話狂轟濫炸,張口就要100萬,討不到錢就到女兒工作的門店門口大喊「還錢」,真是夠了。 ... 房似錦告訴她自己沒有100萬,那她就要50萬,還想當然地認為房似錦賣一套房子,就能掙十幾二十萬。 ... 其實房似錦有沒有100萬不重要,對她來說,女兒是別人家的,所以能撈多少就賺多少。而這次的100萬,正是她替小兒子討來買房用的。 ... 就像樊勝美一次次妥協一樣,房似錦也拿自己的親媽沒辦法。開了個20萬的口子,把這位大神暫時送走了。 ... 她當然知道,20萬遠遠滿足不了潘貴雨,只要自己活著,有一口氣,就要被從外到內搜刮一空。她哪配有自己的人生啊! 樊勝美在一家公司做人事,高不成低不就,有點尷尬,雖然事業上沒有太大的發展空間,但她卻把自己搞得像社交名媛一樣。 ... 不管是上班,還是逛街、聚會,都要精心打扮一番,雖然衣服包包大部分都是A貨,但借著約會的名義,好歹也出入過不少高檔餐廳和會所。 而房似錦呢,她過著什麼樣的日子?她比樊勝美可差遠了! 她每天要吃兩份早餐,兩杯豆漿一擺,兩個吸管一紮,一口一杯,四個大包子也是兩口一個,不在話下。 ... 門店的同事看到她的吃相,全都驚呆了。怎麼會有女孩每天早上都像個「餓鬼」一樣狼吞虎咽?!米粒媽每次看她吃包子,都有種自己被噎住的感覺 (據說孫儷娘娘之前拍《甄嬛傳》的時候,特別想吃包子,但又要節食保持身材,後來助理把包子買回來,孫娘娘掰開聞味兒過癮。這回出演《安家》,該不會是看上了「吃包子」的戲份吧) ... 不只吃包子,房似錦吃起面來更霸氣。 看看男主角羅晉吃麵,何等的優雅 ... 再看看房似錦,不做「吃播」都可惜了 ... 其實想想,米粒媽也真的很心疼房似錦,沒受過苦、遭過罪、挨過餓,誰會像個難民一樣使勁兒往嘴裡塞東西? ... 房似錦說,她最喜歡初夏,因為村裡有好幾棵老槐樹,那時候槐花都開了,別人摘槐花回去蒸饅頭、炒蛋,她就坐在樹上,就擼槐花吃,當主食吃,她說,那段時間吃得可飽了。 ... 房似錦流著眼淚說,媽媽看見弟弟吃包泡麵就心疼得不行不行的,其實她壓根不知道,人餓個三五天,根本就死不了。 別問她怎麼知道的,顯然餓個三五天,對她來說是家常便飯。 看到房似錦說著這段小時候的經歷,米粒媽真是眼淚都要下來了。一個從小吃不飽飯的女孩,能大口吃兩個包子,吃一碗麵,也許才能給她最大的安全感。 ... 整部劇里,除了跟同事聚餐,或者蹭男主做的晚飯,就沒見房似錦吃過一頓正餐。 我想,是為了省錢,也是為了節省時間。早上吃兩份早餐,她才有力氣幹活,不吃午飯,不僅省錢,說不定還能在外面多跑兩單業務呢。 這也是房似錦跟樊勝美最大的不同。 樊勝美把「嫁個有錢人」當成自己的救命稻草,她把自己的命運交到了別人手上,希望通過婚姻讓自己重生。 所以她總是攛掇男朋友王柏川買房、創業、多賺錢,對她來說,有房子才有安全感;有鈔票才能擺脫原生家庭的宿命;有個人依靠,自己才能有喘息的機會。 ... 而房似錦,沒有人可以依靠,她也沒有依靠別人的念頭。自始至終,她沒有「嫁個有錢人」的想法,她背後破敗不堪的大家庭,那個根本填不滿的大窟窿,她看在眼裡,扛在肩上。 本來弟弟買房子就掏空了房似錦幾乎全部的積蓄,結果親爹逆行撞死了人,自己進了醫院,爺爺被流氓堵門,親媽帶著兒子女兒逃了出去,讓房似錦回去「擦屁股」,這都什麼事兒啊?! 面對地痞無賴的敲詐,房似錦「要錢沒有,要命一條」,砸了酒瓶子罵跑了對方;面對父親撞死人的家屬,她也塞了5萬塊錢先安撫了對方;到了醫院,她把父親的醫藥費住院費都繳了,把營養費留下了,自己只剩316塊錢。 ... 而房似錦的媽,居然覺得女兒連300塊錢都不配有,還要求她每月按時給弟弟還房貸。 我就想問,憑什麼? 這電視劇看著也真是夠氣人的,一個連兇宅都敢住,為了簽單無所不能、敢做敢拼,面對流氓地痞能「要命一條」的房似錦,怎麼在親媽面前,就這麼慫呢? ... 跟樊勝美一比,房似錦簡直太慘了,從小挨餓挨打,磕磕絆絆把書念完,好不容易到大城市生活,家裡又是一座永遠挪不走的大山。 樊勝美還想嫁個有錢人,房似錦連嫁人都不敢想,她哪配擁有自己的生活?這一輩子,她一個人被折磨已經夠了,她不敢再拖累別人了。她必須靠自己,也只能靠自己。 ... 跟蘇明玉一樣拼,卻不如蘇明玉果斷 其實樊勝美的父母、哥哥並沒有憎惡她,他們只是想利用她、榨乾她。 在這一點上,蘇明玉跟房似錦反而更像。她們的母親生下她們,是帶著恨的。 蘇明玉的媽媽除了重男輕女,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當年她本來要離婚,跟著別人去過「好日子」,但突然發現自己懷了蘇明玉,婚沒離成,還要跟窩窩囊囊的蘇大強過一輩子,她對蘇明玉是懷有深深的恨意的,覺得蘇明玉拖累了她。 ... 蘇明玉的媽媽給三個孩子的定位是:老大光耀門楣,老二養老送終,蘇明玉的存在,沒有任何價值,所以在她身上,能省則省。所以也就有了很明顯的區別對待。 早上吃早餐,兩個哥哥永遠是火腿雞蛋+果汁牛奶,而蘇明玉就是一碗泡飯配上白開水。 ... 蘇明玉除了在家裡洗碗、掃地,還要給哥哥洗衣服。 ... 為了老大出國,賣了一間房,為了老二找工作,又賣一間房。 ... 輪到女兒考大學,沒錢了! ... 明明能衝刺清華,卻被親媽逼著去念當地免費的師範學校。 ... 房似錦在家裡的地位更悲催。 房似錦的媽媽主要是重男輕女,前三個女兒她也沒讓念書,早早出去打工了,房似錦作為老四,本來是寄予很大希望是「兒子」,結果又是個「賠錢貨」,家裡沒有錢養活,所以房似錦的存在只能是個出氣筒。 從小挨打挨罵不說,每次交學費,家裡就要爆發世界大戰。這書,念著念著就被家裡逼著去打工,最後靠學校反覆勸說才能回來上學。九年義務教育,她生生比別人多念了三年。 ... 念到高中的時候,又不讓念了,被親媽逼著給人帶孩子掙錢,供弟弟上大學。 ... 我就想說,這樣的爹媽還能要點臉不?養活不起,當初還生什麼生?最後生下來個兒子,也沒見你們養活,還不是姐姐帶、姐姐養,買房子還伸手跟姐姐要錢。 房似錦最後上了大學,是老牌985,雖然劇里沒說,但顯然不是家裡供的,估計是自己勤工儉學把書念完的。 蘇明玉和房似錦都早早離開了家,她們在工作上的狠勁兒,真是有的一拼。 當年剛來上海的時候,房似錦兜里只有1500塊錢,房子都租不起,最後還是在男主的幫助下,租了個樓梯間。 ... 剛剛進入中介行業,為了做成一單生意,停電停電梯的情況下,她一天爬了三次25樓,給業主送西瓜、送晚飯,最後感動了業主,拿下了單子。(媽呀,25樓爬三次,妥妥的縱向馬拉松,米粒媽真是想都不敢想) ... 剛空降到上海的門店當店長時,同事為了給房似錦一個下馬威,把最難啃的骨頭丟給了她——一套幾年都沒賣出去的跑道房,和看了一年房子都沒下文的海清一家,結果房似錦三下五除二就把這套跑道房賣給了海清。 在房似錦的人生信條里,就沒有她賣不出去的房子。 ... 她做功課到半夜,嚼著麵包回客戶信息。 ... 每天拎著一把大黑傘,給客戶遮雨、遮陽。 ... 大熱天一路小跑到咖啡店給要喝熱水的看房老人接溫水。 ... 客人關車門把她的手夾了,隔著螢幕,米粒媽都感覺到了扎心的疼,可她還要裝成沒事兒人一樣,帶著客人辦理過戶手續。 ... 她沒有生活、沒有朋友、沒有興趣愛好,對於她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開單、賺錢。 但米粒媽覺得,房似錦就算再拼,她的結局也不會比蘇明玉更好。 一是因為她骨子裡少了蘇明玉的那種果敢。 蘇明玉從小就看不得家裡的種種「不公平對待」,對哥哥、對媽媽,她都有反抗。 ... 被逼著去讀免費的師範學校,蘇明玉跟家裡抗爭不成,乾脆一刀兩斷,不再聯繫。 ... 而對於房似錦來說,工作可以丟,婚可以離,但血緣是斬不斷的。她有了這種想法,當然被親媽拿捏得死死的,這次敢要100萬買房子,下次就敢要1000萬買別墅。只要開了道口子,這口子就只會越扯越大,沒有完結的一天。 其實她不是不能跟家裡斷絕關係,換個城市,換個工作,換個手機號也沒有那麼難。只是她在工作上再理性,處理家人關係時永遠不夠果斷。 房似錦嘴上說著想擺脫噩夢一樣的家庭,但讓她把手機一扔,人間蒸發,她又覺得自己有責任去收拾家裡的爛攤子。 ... 再有,蘇明玉比房似錦會識人。同樣是拜了師傅,蘇明玉就拜到了蒙總為師,一手把她培養成了左膀右臂。 ... 而房似錦在房產界的「恩師」翟總確是個偽君子,滿滿的套路,還只會利用房似錦。但這麼多年來,房似錦卻一點都沒看出來,敵我不分,這事業也只能靠硬生生地拿命拼了。 ...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蘇明玉能認清原生家庭、撇清原生家庭。她不覺得自己被家人輕賤是自己的錯,這是父母的錯,哥哥的錯,家庭的錯。有了這樣的想法,她就可以在跟家人的反覆糾葛中,始終占上風。 蘇大強,你可以住我家呀,你要是嫌跟我住不自在,我還有一套房子,我還能給你顧保姆。 ... 蘇明成,你要是不養老爸,他可以跟我走啊,但是走之前,咱們還得算算帳! ... 蘇大強,你想跳樓,你就跳吧!你跳下去,我們都省心了! ... 這樣的反擊,才叫過癮。 像房似錦,親媽要100萬,沒有,她就先給20萬。 弟弟的房子憑什麼讓我還貸?然後親媽一鬧,弟弟打個電話,兩邊一硬一軟兩相夾擊,把房似錦吃得死死的,她就徹底妥協了。 房似錦甚至被親媽的「喪門星」論給洗了腦,覺得家裡的一切災難都是她的錯,背著全家的債,她義無反顧。 ... 米粒媽真想喊話:房似錦,你醒醒吧!把你賣房時的狠勁兒拿出來!你怕什麼呀?!你的家庭之所以這樣不是你造成的,你只是受害者啊! 房似錦、蘇明玉、樊勝美,都來自糟糕的原生家庭,她們各有各的不幸,各有各的難。 像樊勝美這樣,一心想用嫁個有錢人來解決自己的原生家庭問題,當個「撈女」,等於寄希望於他人,風險太大。 就像米粒媽前幾天在《海清,11年過去了,你怎麼還買不起房?》里寫的,沒有人能給你安全感,只有自己才能給自己安全感。 房似錦,狠勁、拼勁一點都不缺,但是她這麼苦逼,這麼緊繃著,是為了填那個無底洞似的家,如此拎不清,遲早還是要被原生家庭拖累、吞噬。 ... 蘇明玉有錢,錢多到原生家庭的一切爛事兒都不是事兒。但米粒媽覺得,蘇明玉最牛的地方不是她有錢,而是她跟原生家庭撇得清的決心。 就算蘇明玉沒這麼有錢,只是一個像你我她一樣的普通人,做著普通的工作,過著普通的人生,她也不會被原生家庭捆綁。 比經濟獨立更可貴的,是精神獨立。知道自己要什麼,大部分時候都能拎得清,這才是對抗糟糕原生家庭的錦囊妙計。 個人簡介:@米粒媽頻道(歡迎關注),美國海歸、原500強高管麻麻一枚,專注於5-12歲孩子的教育和升學,英文、數學、科學啟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薦,歡迎關注!(0~5歲寶媽請關註:@米粒媽愛分享)

 

 

WEFV2626EFCEYYYB15VEF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J8Gg4Nd.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622909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烏日解決布丁頭髮廊推薦染髮髮廊台中氧氣瀏海推薦髮型設計工作室新光三越附近泰迪熊卷髮推薦髮廊台中霸氣十足的寸頭推薦染髮店
台中中區自然捲毛燥有漂過修改髮型推薦髮廊上班族染髮推薦髮廊 勤美誠品附近及肩直髮推薦染髮髮廊 台中南屯染髮推薦台中中區彎度瀏海推薦染髮店 台灣大道附近中分直長髮學生染髮推薦髮廊 復古捲台中燙髮推薦太平洋SOGO附近英倫風格的質感男仕理髮學生染髮推薦髮廊 和平如何維持頭髮的顏色推薦髮型設計工作室 台中專業剪髮東勢修改肩髮推薦髮廊推薦染髮髮廊 一中商圈推薦剪壞頭髮修復學生染髮推薦髮廊 灰色霧感台中染髮推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買這個還不錯 的頭像
    買這個還不錯

    買這個還不錯

    買這個還不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